- 张佳怡;秦宁;宇文婷;张力博;赵晟宏;胡楠;丁增波;时杰;康毅敏;
目的 研究合成大麻素JWH-018急性给药后大鼠的运动能力以及慢性给药后其杏仁核内突触可塑性的改变。方法 雄性SD大鼠JWH-018单次给药后进行自发活动测试,并在慢性给药(连续10天,每天2次)后检测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和中央杏仁核(CeA)的AMPA受体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与对照溶剂组相比,JWH-018单次给药后大鼠的运动能力无明显差异;慢性给药后,大鼠BLA的AMPA受体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而CeA的AMPA受体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合成大麻素JWH-018可以改变CeA的突触可塑性。
2025年05期 v.34;No.175 37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亚飞;吴南;陈雨露;徐茜;彭飞;苏吉;刘勋;田莫千;
目的 编制大学生手机视频成瘾量表并检验其心理测量特性。方法 参考手机成瘾相关量表以及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编制初始题目。以591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初测,进行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另外726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其中161名大学生间隔3周后重测考察重测信度。以2756名大学生为样本检验其效标效度,考察手机视频成瘾与网络社交媒体障碍、冲动性、抑郁、焦虑的关系。结果 正式量表包含18个条目共6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χ~2/df=3.565,GFI=0.935,IFI=0.913,CFI=0.912,RMSEA=0.059)。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0,重测信度为0.624。与网络社交媒体障碍、冲动性、抑郁和焦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3、0.415、0.391、0.335。冲动性分别在抑郁和手机视频成瘾、焦虑和手机视频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的手机视频成瘾水平。
2025年05期 v.34;No.175 383-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8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亚南;郭茜;张大鹏;周香云;胡瑶;刘云;
目的 研究酒精使用障碍患者抑郁情绪与酒精依赖程度的关系,以及酒精拒绝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符合DSM-5酒精使用障碍诊断的患者715例,进行相关量表测定。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酒精依赖程度与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408,P<0.01),与酒精拒绝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r=-0.305,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抑郁情绪对酒精依赖程度总效应=0.562,直接效应=0.466,间接效应=0.096,酒精拒绝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占17.1%。结论 抑郁情绪不仅直接影响酒精依赖程度,而且通过酒精拒绝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响酒精依赖程度。
2025年05期 v.34;No.175 390-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少钧;林荣芳;林翠鸿;黄品芳;曾大勇;
目的 分析中国医疗机构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现状及趋势,并比较用药频度法(Defined Daily Doses,DDDs)和口服吗啡当量法(Oral Morphine Equivalents,OMEs)两种药物利用分析研究方法的差异,为促进规范、合理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及开展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国家药品使用监测数据和国际麻醉药品管制局(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INCB)数据,分别采用DDDs法和OMEs法分析比较2021年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23种阿片类镇痛药物整体、不同剂型、不同区域的使用量及患者负担情况。结果 2021年国家药品使用监测数据中大部分阿片类镇痛药物和INCB数据相近,2019年—2021年中国平均每百万人口每天用药频度165S-DDD,低于2016年—2018年的200 S-DDD。2021年中国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全球使用量占比居前,分别为48.56%和29.84%。而芬太尼仅占1.27%。每百万出院人数每天为2324.41 S-DDD,每百万手术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每天为5789.88 S-DDD,治疗癌痛的吗啡使用量与估计吗啡需求量比为82.16%。相较于DDDs法,OMEs法对口服吗啡等效镇痛比偏小和偏大的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及日均费用影响较大,但更符合临床实际。结论 中国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趋势稳步增长,疼痛缓解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否存在镇痛不足还应选择更客观的指标。在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还需加强部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在口服吗啡等效镇痛比客观、公认的前提下,OMEs法比DDDs法更适合阿片类镇痛药物的药物利用分析研究。
2025年05期 v.34;No.175 396-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梅;李国晖;刘岚;余孜孜;刘杜丽;黄友;李芹;蔡乐;
目的 分析云南墨江县农村哈尼族老年人尼古丁依赖现状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墨江县农村1402名大于等于60岁哈尼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墨江哈尼族老年人的现在吸烟率为23.8%,男性的现在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49.0%和0.5%,P<0.001),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的男性老年人现在吸烟率高于文盲者(P<0.05)。男性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率为44.5%,其中60~64岁和患两种及以上种慢性病者的尼古丁依赖率较高(P<0.05)。男性老年人尼古丁依赖者生命质量的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均高于非尼古丁依赖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尼古丁依赖与老年男性吸烟者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P<0.05)。结论 云南墨江哈尼族老年男性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率较高。尽管吸烟者生命质量的心理健康维度与尼古丁依赖正相关,但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存在局限性,不能完全说明烟草对哈尼族人所造成的全面的健康影响,需要后续工作进行完善。由此也提醒我国控烟政策,可能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族群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完善。
2025年05期 v.34;No.175 403-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洋;薛婷;程永欣;王娟;董芳;王宏德;杨广君;袁凯;喻大华;
目的 利用内在连通性对比(intrinsic connectivity contrast,ICC)对大学生的静息态影像学数据进行全脑体素级别的连通性分析,探究大学生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之间存在全脑连通性差异脑区,并分析连通性异常与吸烟的关系。方法 对25名大学生吸烟者以及25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扫描;采用ICC分析方法探究吸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异常脑区的ICC和吸烟临床变量的关系。结果 与非吸烟者相比,大学生吸烟者的额叶内侧皮层脑区(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的ICC相较于非吸烟者显著降低,小脑区ICC显著升高。此外,大学生吸烟者m PFC的ICC与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FTND)、包年(pack_years)呈显著负相关(r=-0.477,P=0.016; r=-0.457,P=0.022)。结论 吸烟会影响大学生吸烟者m PFC及小脑区与大脑其他区域的交流情况,可能为大学生吸烟成瘾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025年05期 v.34;No.175 408-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菊菊;王航平;李正友;和双江;浦瑞;郑东;
目的 探究有氧运动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成瘾者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 FC)、负性情绪和METH渴求的影响。方法 将30名METH成瘾者随机分到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戒毒矫治。干预前后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采集rs FC数据,并使用量表对被试的焦虑、抑郁和METH渴求度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运动组被试的左背外侧前额叶-右背外侧前额叶、左背外侧前额叶-左顶叶、左背外侧前额叶-右顶叶、右背外侧前额叶-左顶叶、左顶叶-右顶叶间rs FC显著增强(P<0.05),焦虑、抑郁情绪和METH渴求度得到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被试rs FC强度、焦虑、抑郁和METH渴求度在干预前后无显著差异(P > 0.05)。相关分析显示,干预后运动组被试抑郁、焦虑、对药物渴求度的评分与左右背外侧前额叶间、左背外侧前额叶和部分顶叶间的rs FC强度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显著增强男性METH成瘾者的rs FC,缓解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以及改善对METH渴求度,rs FC的增强可能对改善METH成瘾者负性情绪和预防复吸具有正向作用。
2025年05期 v.34;No.175 414-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爱芹;刘伟杰;王领军;赵明军;郭飞;
目的 探讨药学合理干预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 2022年7月—2024年6月临床科室出院患者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的影响,为临床上加强精神药品管理、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提取我院药学干预前一年2022年7月—2023年6月、药学干预后一年2023年7月—2024年6月出院患者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相关数据,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及临床科室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强度进行分析。结果 药学合理干预后,我院出院患者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呈下降趋势,出院患者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数量比干预前降低11.67%,销售金额比干预前降低17.42%,总的用药频度比干预前降低10.97%。其中奥沙西泮片、艾司唑仑注射液、劳拉西泮片(1 mg)、佐匹克隆片、注射用苯巴比妥钠的销售金额始终排在前5位,劳拉西泮片(1 mg)、奥沙西泮片、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0.5 mg)的DDDs排序始终排在前5位,艾司唑仑注射液的B/A最小,阿普唑仑片的B/A最大,临床科室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强度由干预前55.83降低到干预后46.75。结论 药学干预后,临床科室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强度整体呈降低趋势,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第二类精神药品科学、有效、经济及合理的使用。
2025年05期 v.34;No.175 421-426+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